首页 > 商机 > 【12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修复表现亮眼,债券融资拖累社....

【12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修复表现亮眼,债券融资拖累社融

[2023-01-11 11:31:13] 编辑:秀色可餐 点击量:17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023年1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万亿元,同比多增270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1万亿元,同比少增10582亿元;M2同比11.8%,前值12.4%,M1货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3年1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万亿元,同比多增270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1万亿元,同比少增10582亿元;M2同比11.8%,前值12.4%,M1货币供应同比3.7%,前值4.6%,M0货币供应同比15.3%。12月金融数据虽然在总量上依然偏弱,但信贷数据表现亮眼,展现了融资需求修复的韧性。数据落地后,政策如何应对以及融资需求和基本面修复节奏将成为后续市场焦点。

信贷同比增量改善,企业中长贷表现依然亮眼。观察企业部门贷款:①中长期贷款增加12110亿元,同比多增超8000亿元:虽然近期新冠感染对劳动力供给、项目投资建设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等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一定冲击,但政策性金融持续发力,央行也通过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整体效果较优;②短期贷款减少416亿元,同比少减638亿元;票据利率月末的反转态势说明部分银行提前完成了信贷考核要求,反映不同银行之间的信贷投放效果存在较大分化。观察住户部门贷款:①中长期贷款增加1865亿元,同比少增1693亿元:近期居民购房加杠杆意愿一直表现较弱,然而考虑到部分城市放宽首套房利率下限等,期待后续涉房贷款会有较好的改善。②短期贷款减少113亿元,同比多减270亿元:12月居民短贷同比继续多减,反映消费仍待提振,背后或与散点疫情反复导致消费场景缺失有关。12月银保监会会议提出将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我们预计后续居民短贷将有所改善。

社融同比增速回落,企业债和政府债是主要拖累项。12月社融增量为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0582亿元;社融同比增速9.6%,较11月下滑0.4个百分点,企业债和政府债是主要拖累项。表外融资总规模继续回暖,主要是由于信托贷款有所提振。企业债券12月净融资-2709亿元,同比少增4876亿元,是12月社融同比变化的主要拖累项:实体部门融资需求受疫情影响暂时表现低迷,同时债券市场与理财赎回形成一定的循环反馈,推动信用债收益率升高,打击企业债券融资意愿,12月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较高。政府债券净融资2781亿元,同比少增近9000亿元:发行节奏错位导致政府债券持续同比少增,但市场对此已有预期。

M2依然维持高位,财政存款同比多减。12月M2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3.7%, M0货币供应同比15.3%。M2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但仍位于较高水平,一方面缘于居民储蓄意愿增高,另一方面则来源于近期理财赎回导致资金转移。12月住户存款增加2.8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24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085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5328亿元,后续需要关注财政存款变化对流动性带来的压力。

总结:2022年12月在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之后,经济复苏节奏暂时受到多地感染高峰的压制,但是在政策组合激励之下,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保持较好的表现,展现了信贷修复的韧性。受企业债与政府债同比少增的影响,12月社融数据在读数上表现一般,考虑到基本面修复节奏和基数效应的影响下,1月社融增长可能依旧会弱于2022年同期。但待春节结束后,全国疫情发展可能进入较为稳定的阶段,届时,宏观环境的扰动预计会减弱,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明确。在疫情冲击减弱、经济复苏预期提升、政策靠前发力引导宽信用的背景下,投资者有望向上修正对经济增速的预期,因此中长期而言,建议对债市保持谨慎。

风险因素:经济修复节奏不及预期;政策发力不及预期等。

事项

2023年1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万亿元,同比多增2704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1万亿元,同比少增10582亿元;M2同比11.8%,前值12.4%,M1货币供应同比3.7%,前值4.6%,M0货币供应同比15.3%。12月金融数据虽然在总量上依然偏弱,但信贷数据表现亮眼,展现了融资需求修复的韧性。数据落地后,政策如何应对以及融资需求和基本面修复节奏将成为后续市场焦点。

具体点评如下:

信贷同比增量改善,企业中长贷表现依然亮眼

2022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2704亿元,信贷修复已见曙光。12月疫情变化加剧了投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不确定性,但是在政策组合激励之下,企业中长贷依然保持较好的表现。

观察企业部门贷款。

企业单位贷款增加12840亿元,其中:①中长期贷款增加12110亿元,同比多增超8000亿元:虽然疫情管控进一步放松之后,感染率会在一段时间内有序达峰,对劳动力供给、项目投资建设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等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一定冲击,但2022年政策性金融持续发力,包括国有大行在内,在稳增长进程中发挥了带头作用。央行也通过各项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以补充抵押贷款为例,2022年12月PSL余额超过3万亿元,9月至12月累计净投放6129亿元。此外,房地产调控政策明显加码,主要集中在企业融资端的放松,预计未来房企融资还将继续有所提振。②短期贷款减少416亿元,同比少减63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46亿元,同比少增2941亿元:去年12月以来票据利率整体走低,说明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仍待提振;但月末的反转态势说明部分银行提前完成了信贷考核要求,反映不同银行之间的信贷投放效果存在较大分化。

观察住户部门贷款。

住户贷款增加1752亿元,同比少增约2000亿元。其中:①中长期贷款增加1865亿元,同比少增1693亿元:2022年以来,居民购房加杠杆意愿一直表现较弱,但是在 “保交楼”专项借款逐步落地,部分城市放宽首套房利率下限、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以及换购住房的居民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等,12月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增的幅度已经压缩。②短期贷款减少113亿元,同比多减270亿元:12月居民短贷同比继续多减,反映消费仍待提振,背后或与散点疫情反复导致消费场景缺失有关。12月下旬,银保监会会议提出将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做好养老、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服务,我们预计后续居民短贷将有所改善。

【12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修复表现亮眼,债券融资拖累社融

社融同比增速回落,企业债和政府债是主要拖累项

12月社融增量为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10582亿元;社融同比增速9.6%,较11月下滑0.4个百分点,企业债和政府债是主要拖累项。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3万亿元,同比多增4000亿元。

表外融资总规模继续回暖:委托贷款减少102亿元,同比少减314亿元;信托贷款减少764亿元,同比少减378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552亿元,同比少减867亿元。12月表外融资虽然整体规模为负,但同比继续好转,主要是由于信托贷款有所提振,预计和“金融十六条”中要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有关,信托贷款监管压力边际放松。

企业债券12月净融资-2709亿元,同比少增4876亿元,是本月社融同比变化的主要拖累项:实体部门融资需求受疫情影响暂时表现低迷,同时债券市场与理财赎回形成一定的循环反馈,推动信用债收益率升高,打击企业债券融资意愿,12月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较高。但是随着民企融资“第二支箭”再度发力,后续料将出现边际改善;政府债券净融资2781亿元,同比少增近9000亿元:发行节奏错位导致政府债券持续同比少增,但市场对此已有预期。

【12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修复表现亮眼,债券融资拖累社融【12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修复表现亮眼,债券融资拖累社融

M2依然维持高位,财政存款同比多减

12月M2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3.7%,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M0货币供应同比15.3%。M2同比增速有所下滑,但仍位于较高水平,一方面缘于居民储蓄意愿增高,另一方面则来源于近期理财赎回导致资金转移。

12月住户存款增加2.8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24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085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5328亿元:2022年以来由于财政支出力度较大,政府性存款同比数据一直保持少增或多减,然而9月开始同比数据变化收窄,12月同比多减但幅度较小,表明财政支出力度边际减弱,后续需要关注财政存款变化对流动性带来的压力。

【12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修复表现亮眼,债券融资拖累社融

总结

在防疫政策进一步放松之后,经济复苏节奏暂时受到多地疫情的压制,但是在政策组合激励之下,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保持较好的表现,展现了信贷修复的韧性。受企业债与政府债同比少增的影响,2022年12月社融数据在读数上表现一般,考虑到基本面修复节奏和基数效应的影响下,2023年1月社融增长可能依旧会弱于2022年同期。但待春节结束后,全国疫情发展可能进入较为稳定的阶段,届时,宏观环境的扰动预计会减弱,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明确,在疫情冲击开始逐渐减弱、经济复苏预期提升、政策靠前发力引导宽信用的背景下,投资者有望向上修正对经济增速的预期,因此中长期而言,建议对债市保持谨慎。

经济修复节奏不及预期;政策发力不及预期等。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3年1月10日发布《2022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和债市分析——信贷修复表现亮眼,债券融资拖累社融》,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12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修复表现亮眼,债券融资拖累社融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本站财经APP
热门搜索: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 0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投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