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疫情对短期供给的扰动明显缓解。需求是非制造业PMI回升的主要拉动力。线下消费、服务业景气度明显提振。
制造业产、需共同回暖。2023年1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1%,较2022年12月回升3.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在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后,重新回归至扩张区间。1月制造业生产、需求共同修复。从需求端看,1月新订单指数50.9%,较12月明显回升7.0个百分点,制造业需求恢复至扩张区间;外需对总需求的拖累缓解,新出口订单较上月回升1.9个百分点至46.1%。从供给端看,生产指数49.8%,较12月回升5.2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49.6%,较12月上升2.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7.7 %,较12月回升2.9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7.6 %,较12月回升7.5个百分点。此外,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实现55.6%,较12月上行3.7个百分点。
疫情对短期供给的扰动明显缓解。2022年11月至今,国内防疫政策转而应对新形势,对短期供给端形成扰动;本月制造业供给相关指数均有明显改善,疫情对短期供给的扰动明显缓解。首先,虽然1月生产指数仍低于荣枯线,但已较12月明显回升,当前已恢复至接近荣枯线水平。其次,从采购及原材料库存表现看, 1月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均较12月有所上升,分别上升5.5和2.5个百分点,采购量上行幅度高于原材料库存幅度,印证月内制造业企业生产修复的“主动性”。此外,1月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指数分别较12月上升2.9和7.5个百分点,疫情对企业用工、物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限制明显缓解,印证此前我们对短期供给冲击暂时性的判断。
需求是非制造业PMI回升的主要拉动力。1月非制造业PMI指数54.4%,较12月明显回升12.8个百分点,新订单是当月数据的主要拉动力。从需求端看,1月新订单指数为52.5%,较上月明显回升13.4个百分点,外部需求小幅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实现45.9%,较上月回升1.4个百分点。
从供给端看,1月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实现46.7%,较12月回升3.8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指数实现49.7%,明显高于12月9.3个百分点。1月为春节假期,或对员工到岗率、物流配送有所影响,但从其回升趋势仍能看到疫情对供给的冲击明显缓释。此外,非制造业经营活动预期明显上升,1月实现64.9%,高于12月11.2个百分点。
服务业景气度明显回升。1月服务业PMI指数54.0%,较12月上升14.6个百分点,服务业景气度时隔4个月重返荣枯线以上;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1.6%,较12月上升14.2个百分点,服务业需求明显回升;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为45.5%。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疫情对短期供给的扰动明显缓解
制造业产、需共同回暖。2023年1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1%,较2022年12月回升3.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度在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后,重新回归至扩张区间。1月制造业生产、需求共同修复。从需求端看,1月新订单指数50.9%,较12月明显回升7.0个百分点,制造业需求恢复至扩张区间;外需对总需求的拖累缓解,新出口订单较上月回升1.9个百分点至46.1%。从供给端看,生产指数49.8%,较12月回升5.2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49.6%,较12月上升2.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7.7 %,较12月回升2.9个百分点;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7.6 %,较12月回升7.5个百分点。此外,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实现55.6%,较12月上行3.7个百分点。
疫情对短期供给的扰动明显缓解。2022年11月至今,国内防疫政策转而应对新形势,对前两个月供给端形成扰动;本月制造业供给相关指数均有明显改善,疫情对短期供给的扰动明显缓解。首先,虽然1月生产指数仍低于荣枯线,但已较12月明显回升,已恢复至接近荣枯线水平。其次,从采购及原材料库存表现看, 1月采购量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均较12月有所上升,分别上升5.5和2.5个百分点,采购量上行幅度高于原材料库存幅度,印证月内制造业企业生产修复的“主动性”。此外,1月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指数分别较12月上升2.9和7.5个百分点,疫情对企业用工、物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限制明显缓解,印证此前我们对短期供给冲击暂时性的判断。
需求回暖对本月产成品库存影响明显。1月制造业产成品库存指数实现47.2%,较12月回升0.6个百分点。对比不同行业的新订单指数及产成品库存指数环比变动,可观测到需求是1月产成品库存的关键字。一方面,春节期间,消费类行业新订单指数明显上升,对其产成品库存有所消耗,纺织服装服饰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变动11.3和-14.4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变动16.1和-8.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在疫情政策优化、节前备货的共同影响下,部分上游行业产成品库存及新订单指数共同上升,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上升6.8和27.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上升5.0和11.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上升12.7和1.6个百分点。
1月大、中、小制造企业PMI均有回升,且需求端修复普遍好于生产端。1月大型企业PMI指数52.3%,较12月回升4.0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指数48.6%,较12月回升2.2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指数47.2%,较12月回升2.5个百分点。大型企业景气度率先回归荣枯线以上。
具体来看,1月大型企业新订单指数55.1%,较12月明显回升8.7个百分点;生产指数53.1%,较12月回升6.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生产、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回升3.1和5.3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生产、新订单指数较12月分别回升5.4和5.7个百分点。1月,疫情对各规模制造业企业产需的冲击明显缓解,且需求端修复普遍好于生产端。
需求是非制造业PMI回升的主要拉动力
需求是非制造业PMI回升的主要拉动力。1月非制造业PMI指数54.4%,较12月明显回升12.8个百分点,新订单是当月数据的主要拉动力。从需求端看,1月新订单指数为52.5%,较上月明显回升13.4个百分点,外部需求小幅回升,新出口订单指数实现45.9%,较上月回升1.4个百分点。
从供给端看,1月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实现46.7%,较12月回升3.8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指数实现49.7%,明显高于12月9.3个百分点。1月为春节假期,或对员工到岗率、物流配送有所影响,但从其回升趋势仍能看到疫情对供给的冲击明显缓释。此外,非制造业经营活动预期明显上升,1月实现64.9%,高于12月11.2个百分点。
建筑业景气度小幅上行。1月建筑业PMI指数56.4%,较12月回升0.2个百分点;建筑业需求较12月明显回升8.6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实现57.4%。此外,1月从业人员、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实现53.1%和68.2%,较12月分别上升7.4和6.7个百分点。
服务业景气度明显回升。1月服务业PMI指数54.0%,较12月上升14.6个百分点,服务业景气度时隔4个月重返荣枯线以上;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1.6%,较12月上升14.2个百分点,服务业需求明显回升;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为45.5%。
线下消费景气度提振。1月制造业中,PMI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上升至6个,主要为化工产业、汽车制造业、农副食品业、医药制造业及通用设备业等。但除纺服、金属制品等少数行业外,各行业景气度均较12月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PMI实现49.0%,较12月上升8.5个百分点。
1月非制造业中,PMI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增至15个,项目开工、交通出行政策逐步放开,使得当月建筑业、运输业PMI均修复至较高景气度区间。值得一提的是,1月住宿业、餐饮业景气度分别实现60.0%和55.2%,较12月分别上升9.1和13.1个百分点,春节假期叠加防疫政策调整,线下消费景气度提振。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上行过快;流动性回流美债;全球新冠疫情影响扩大。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