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关注我们一起侃车!
我们不久前曾分享过,特斯拉 2022 年的 Q4 财报,其已经连续 13 季度实现盈利,最近股价也有所回暖,尤其是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售价下降之后,订单数大幅增长,马斯克表示:今年 1 月,订单速度几乎是生产速度的两倍。
作为首个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特斯拉的单车利润相当惊人,美媒曾分析道:特斯拉的单车利润为 8570 美元,是丰田的 8 倍。不过,最近车载君发现了更有意思的数据,不爱投放广告的特斯拉,研发费用同样高的惊人,2022 年达到了 209.1 亿元,甚至超过了比亚迪、理想、蔚来和小鹏的总和。
这与国产新能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拥有传统车企背景的比亚迪为例,作为 2022 年全球新能源销冠,其销量为 186.35 万辆,净利润超过 160 亿元,而特斯拉全球销量为 131 万辆,营业利润为 137 亿美元,卖的少赚的反而多,特斯拉的吸金能力相当恐怖。
而对比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来说,参差就更加明显了,众所周知,由于研发投入大,蔚小理等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研发投入更大的特斯拉,为啥能大幅盈利呢?
主要还是成本控制能力,一方面,因为出道时噱头十足,又以科技感、智能化水准作为卖点,特斯拉品牌本身具备一定的流量带动作用,除了极少的硬广投入,特斯拉基本没有太多广告费用,从而降低了营销成本、销售费用。
另一方面,则是极致的生产成本控制能力,特斯拉认为,汽车成本的 " 本质 " 是工厂,生产效率直觉决定了成本的高低,比如:大型压铸机的独创使用,可以将 70 余个零部件精简到 1 个,类似技术的应用,会持续不断的降低制造成本。
更直接的还有电池成本,对于纯电车型来说,电池成本大概占整车的 30% 左右甚至更多。此前,马斯克曾公布了特斯拉降低电池成本的 " 五步计划 ",涵盖电池设计、电池工厂建设、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车辆集成五大板块,这将为特斯拉降低 69% 的单车生产成本。
以最近量产取得突破的 4680 电池为例,该款电池能量预计可以提升 5 倍、续航里程提高 16%、输出功率提升 6 倍,但成本却下降了 56%。
而反观国产新势力,在销售体量上和创新制造技术应用上,相比特斯拉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李想曾表示:理想是时候结束亏损了;李斌在去年蔚来第三季度电话会议上也曾明确:2023 年第四季度,蔚来将实现盈亏平衡。您觉得,国产新势力何时会盈利呢?
车载娱乐
用原创视角解读车市
看汽车生活百态
新媒体第一联盟 Wemedia 成员
中国主流汽车新媒体联盟成员
入驻平台
说客|易车|一点|头条|企鹅|搜狐
网易|大鱼|凤凰|百度|界面|触电
.......
联系我们
Wechat:qq4696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