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欧元再对美元跌破平价,市场对加息放缓的预期又开始降温,在多位美联储加息官员的鹰派言论下,美元指数势如破竹,时隔一个多月后再度逼近109的近20年新高。
自从上周一央行下调MLF利率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快速走贬,22日LPR跟随下调后,人民币进一步贬值。8月15日,离岸人民币一度大跌近700点、逼近6.82,走出本轮疫情暴发以来跌幅最大的一天。截至北京时间8月23日12:47,美元指数报108.9410,美元/离岸人民币报6.8656,美元/人民币报6.8493。
第一财经在上周初报道,某国有大行交易员表示,强美元压力仍在,境内流动性异常宽松,近期经济数据较为疲软,人民币贬值压力客观存在。但如果外贸数据未来仍能维持7月前的强劲态势,或能对冲这一部分高估,继续在目前的点位附近横盘。据记者了解,目前外资行对于美元/人民币的年底点位预测大都在6.7~6.95之间。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此前对记者表示,从全球通胀、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等指标看,美元上行趋势并没有结束,相应的资产价格包括股票、商品、人民币汇率等都存在压力。
汇丰上调了美元/人民币的预测,目前认为到2022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将达到6.9,到2023年年中为6.95。该机构表示,“近期美元/人民币已突破备受关注的6.8关口,我们认为这意味着美元/人民币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和明年上半年处于一个新的更高的区间,比如6.75~7.00。”
但汇丰也认为,稳定的收益率差异和更加公允的估值表明,此轮人民币贬值将比第二季度更温和。中国经济增长仍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逐步复苏,随着积极的财政刺激和稳健的货币宽松政策生效,经济不太可能像第二季度那样再次大幅收缩。
巴克莱方面对记者表示,人民币的走势取决于出口的变化。目前预计,三季度美元/人民币的点位在6.9,年底可能会回到6.8。
数据显示,中国5月贸易顺差达787.5亿美元,6月贸易顺差则高达979亿美元,7月贸易顺差达1013亿美元,这是有记录以来,我国月度顺差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继续超预期。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对记者表示,未来贸易形势仍将是主导人民币走向的关键。在这方面,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价格因素变化,二是海外需求变化。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海外涨价潮也推高了中国的出口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