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9月1日,第290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举行,此次发布会也是“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的第四场。重庆银保监局局长蒋平、四川银保监局局长陈育林出席,结合辖内银行业保险业十年的发展情况和监管工作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当日,四川银保监局、重庆银保监局联合出台《推动四川省重庆市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意见》,提出二十条工作举措,力推川渝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川渝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以金融资源在成渝地区的高效配置,助力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上述文件是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银保监会、四川省和重庆市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
《意见》强调,川渝两地银保监部门、银行保险机构、行业协会要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安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落地落实有关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两地银保监部门、两地行业协会要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聚焦成渝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任务,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助力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围绕川渝一体化发展,《意见》突出融合发展理念,提出在政策协同、风险处置、监管效能提升方面深化监管联动,引导机构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业务协作、推动资源要素共建共享,全面提升金融市场一体化水平。下一步,川渝两局将继续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各项要求,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凝心聚力办好服务的事,全力以赴继续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陈育林表示。
蒋平也表示,下一步川渝两局将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维和一体化的发展理念,紧紧地围绕“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引领两地的银行业保险业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强跨区域金融合作,加大金融服务供给,加快推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以金融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水平建设。
深化监管引领,服务好“双城经济圈”
蒋平重点介绍了川渝两地银保监局如何深化监管引领,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好“双城经济圈”重点工作的情况:
一是服务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枢纽。截至今年上半年,两地投放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余额2.63万亿元,提升基础设施内联外通水平,强化重庆、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打通经济发展大动脉,支持“一带一路”融资余额1.14万亿元,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融资余额489亿元,1-7月出口信用保险共支持2041家川渝企业出口88.48亿美元,有力促进了陆路贸易与海路贸易的对接。
二是服务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2项措施,以及服务制造业的考核评价办法。截至今年7月末,两地发放制造业贷款余额1.1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4%,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了40%,针对重点产业链发放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了30%。
三是服务共建西部科学城。出台了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22条措施”,“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1项措施”,支持西部科学城、西部科学城、中国科技城等,以“一城多园”的模式合作共建。截至7月末,两地发放高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贷款余额9634亿元,上半年科技保险、知识产权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是286.7亿元,同比增长了58.23%,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保驾护航。
四是服务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两年多来持续地健全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加快金融要素集聚、深化拓展金融市场,打造具有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西部金融中心。截至今年上半年,川渝两地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38家,资产规模占全国的5.63%,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全国平均2.16个百分点;保险公司170家,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数量位居中西部首位,资产规模占全国的3.07%。
五是服务共建现代化的国际都市。注重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出台了《稳大盘促消费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工作举措》,餐饮文旅行业贷款和消费贷款余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双双超万亿元,助推重庆、成都2022年上半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排名全国城市第四和第七位,有力地支持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文化走廊建设。
陈育林还介绍了四川银行业保险业近十年来发展的主要情况:
近十年来,四川银行业保险业持续稳健运行,服务地方经济质效不断提升,重点领域风险有力管控,深化金融改革及对外开放持续释放动力活力,为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了积极有效的金融力量。
截至今年6月末,四川银行业资产总规模是2012年末的2.56倍,从5.26万亿元增长到13.44万亿元;银行机构存款余额10.56万亿元,贷款余额8.9万亿元,分别是2012年末的1.6倍、2.4倍。四川银行业资产、负债、存款及贷款余额4项主要指标,目前均居全国第7位、西部第1位;四川保险业总资产5574.9亿元、是2012年末的2.2倍,2021年实现原保费收入2204亿元、是2012年末的1.7倍,保费规模同样位居全国第7位、西部第1位,赔付支出397.7亿元,为社会提供风险保障356.61万亿元。
认真落实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措施,截至6月末,四川省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重大交通项目余额分别为8955.6亿元、1.24万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6867.66亿元。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方面,陈育林介绍,截至8月末,辖内国开行、农发行累计接受四批基金项目申报共286个,已实现授信244个、456.37亿元,其中126个项目已实现投放302.49亿元。
着力化解信用风险,近十年来累计处置不良贷款近7000亿元,目前不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5个百分点;全省27家高风险农合机构全部“摘帽”,3家重点村镇银行完成风险处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