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蔡嘉鸿
为期三天的第 16 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 " 波罗诞 " 千年庙会在南海神庙举行,3 月 4 日是 " 波罗诞 " 的正诞日,备受关注的 " 五子朝王 "" 扶胥号 " 龙船朝王等仪式在当天盛大举办。
正诞日恰逢周末,是 " 波罗诞 " 最热闹的一天。早上 9 时许,南海神庙前面的广场盛况空前,人们高举祈福风车,排队进入庙内祈福的市民游客一度绵延将近一公里。
10 时许," 五子朝王 " 巡游活动开始,远近乡民们抬着 " 五子 " 巡游,标旗引路,罗伞盖顶,十八般武器护卫,猪酒齐全,鼓乐齐鸣,盛装巡游的队伍浩荡汇集南海神庙进行祭祀活动。
" 五子朝王 " 是 " 波罗诞 " 庙会中的一项盛大民俗文化活动。" 传说南海神有五个儿子,五子神像分别在南海神庙附近的村落由乡民供奉。从明代开始,在‘波罗诞’正诞之日,他们都由乡民抬到南海神庙中庭,向南海神祝寿。" 广州市民间文艺家黄应丰介绍,该仪式反映了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体现了乡民对民富物丰的追求。
" 扶胥号 " 龙船朝王活动是今年 " 波罗诞 " 庙会的新看点。黄埔区龙舟文化源远流长,传说南海神是龙的化身,于是南海神庙十五乡的民众把龙舟竞渡与南海神信仰联系在一起。广州市黄埔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及龙舟分会副会长张伟潮说:" ‘龙船朝王’的活动一般在端午节举办,今年为迎接‘波罗诞’提前演绎,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黄埔的龙舟文化。"
据介绍," 扶胥号 " 长 39 米,可以坐 80 人,整个舟身则经历了选木、开料、勾画、雕刻、打磨、抛光、上漆等工序,共花费近半年的时间制作完成。龙舟的龙头和龙尾由张伟潮亲手制作,为了适应黄埔区水道弯弯绕绕、狭窄密集的环境,龙头龙尾具备小巧、精美的特点。
14 时许,一声雄伟的吆喝引来锣鼓喧天," 扶胥号 " 龙船在南海神庙前面的人工湖里开启巡游表演,湖边围绕着里外三层看客,他们时而驻足静赏,时而鼓掌欢呼,时而拍照留念,场面热闹非凡。巡演完毕,龙舟队员们在南海神庙码头登岸,将龙舟龙头、龙尾、旗帜等物品排列好,进入南海神庙游行。
" 祝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今年龙船活动顺风顺水、事事顺利,龙舟健儿个个身体健康…… " 伴随着声声祈愿,张伟潮为 " 扶胥号 " 龙头龙尾戴参花和红花球,寓意希望得到南海神的保佑和吉祥。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