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省主动创稳行动开展以来,兰州市聚焦工作部署、现实需要和群众期盼,将主动创稳作为深入贯彻落实 " 三抓三促 " 行动的有效方式、坚定贯彻 " 六个必须坚持 " 立场观点方法的创新实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现实路径、构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支点的具体实践和支撑 " 全省稳 " 服务 " 稳西北 " 的重要载体,迅速贯彻落实,全面安排部署,一体推进实施,迅速推进兰州市系统推进主动创稳行动初见成效。
谋划部署 " 快 "
2 月 7 日,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围绕源头防范、过程管控和应急处置等三个层次对全市主动创稳工作进行初步安排。3 月 5 日,全市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调度推进会召开。3 月 6 日,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兰州市主动创稳行动方案》,对全市主动创稳行动进行再部署再要求,并成立平安兰州建设暨全市主动创稳领导小组,组建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兼任总指挥的全市主动创稳行动指挥部。3 月 7 日,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全市主动创稳行动组织实施体系、推动落实机制和人员力量配备等具体任务,确保行动有方案统领、有平台支撑、有制度保障。3 月 8 日,制定印发《关于成立全市主动创稳行动指挥部的通知》,明确 " 一部五组 " 组织体系和 " 定期会议、调度推进、定期通报、工作报告、负责联络 " 等五项推进机制,推动全市主动创稳行动高起点谋划实施。
定位支撑 " 准 "
全市主动创稳行动方案是把牢方向、推动工作的根本和基础。《兰州市主动创稳行动方案》立足 " 全省当排头、全国创一流 " 目标,以全面实施 " 十大工程 "、系统推进 " 十大体系 " 建设为抓手,精准定位、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实施情报信息 " 先导 " 工程,推进 " 条抓块统 " 指挥调度体系建设;实施 " 筑屏 " 工程,推进 " 支点捍卫 " 体系建设;实施风险隐患 " 扫雷 " 工程,推进 " 一评三排 " 源头防范体系建设;实施矛盾纠纷 " 拆弹 " 工程,推进 " 定向落位 " 交办督办体系建设;实施社会治理 " 强基 " 工程,推进 " 五治融合 " 市域善治体系建设;实施诉求渠道 " 疏浚 " 工程,推进 " 事心双解 " 联动处置体系建设;实施阵地守护 " 紧篱 " 工程,推进 " 双线管控 " 舆情应对体系建设;实施发展大局 " 护航 " 工程,推进 " 多位一体 " 法治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制度机制 " 重塑 " 工程,推进 " 全员共建 " 创稳权责体系建设;实施能力素质 " 培元 " 工程,推进 " 固魂铸剑 " 队伍支撑体系建设。
作为主动创稳行动的有效支撑,兰州市将全市政法系统 " 铸忠诚警魂 " 活动与主动创稳行动同步推动落实,制定印发《全市政法系统 " 铸忠诚警魂 " 活动方案》,重点部署政治建警铸忠魂、素质强警锻尖兵、实践砺警展作为、从严治警树清风、文化育警增活力、从优待警聚能量等六个方面 24 项重点任务,旨在持续巩固深化 " 固魂铸剑 " 行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敢于担当的兰州政法铁军。
工作成效 " 实 "
兰州市主动创稳行动初见成效。结合 " 百日攻坚 " 行动,在化解突出风险上富有成效。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督办落实职能,全力用好提级攻坚、靶向发力、基层协同 " 三个一批 " 攻坚法,分类开展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特别是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有较大进展。工作专班先后赴西安和郑州等地对接相关企业,推动庙滩子旧城整体改造项目相关地块复工取得重大提速。通过建立政府与企业项目建设责任清单、协调拨付保证金、加快征拆进度等一系列管用措施,徐家湾旧城改造项目遗留问题加快解决。
结合 " 三抓三促 " 行动,在市域社会治理试点上扎实有效。立足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探索形成 " 一中心三平台多阵地 " 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依托 4417 个网格、1.8 万名专职网格员、1.54 万名机关党员干部、3.3 万名志愿者和 3873 支联防联控队等治理力量,市级小兰指挥中心累积调度各类诉求事件 190 余万件," 小兰帮办 " 平台日均回应解决群众咨询建议、诉求事件 3000 余件," 帮您查 " 等模块累计访问量 393.1 万人次,办结事件 68209 件,实现了社会治理力量联动、隐患联排、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
2 月 25 日开始,全市公安机关启动一级加强勤务,日均出动警力 3800 余人次,警车 480 台次,重点围绕省市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繁华街区、车站码头以及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全天候动态巡逻防控,全面提升社会面治安管控质效。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烁
一审丨编辑 石雨涵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