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 谭铮 实习生 林浚昕
海报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倩通讯员 粤外事
" 相信爷爷会帮我们治好的。"3 月的一个上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一位母亲对 8 岁的女儿这样说道。她们提到的 " 爷爷 ",是曾获评美国顶尖儿童骨科医生的骆德唯。他和同事正在病房看望小女孩,为下午的手术做最后的准备。
" 来到中国、来到广东,我认为我做了正确的决定。" 自 1997 年首次来华至今,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终身名誉教授骆德唯已为 500 多名中国儿童做过慈善手术,近 5 年更是多次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开展慈善手术。2020 年,骆德唯从纽约的一所儿童医院退休后一直在广州生活,2021 年 5 月签约深圳市儿童医院。
2023 年 3 月,骆德唯获颁 " 广东省友谊奖 ",这是广东省政府为表彰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而设立的荣誉奖项,本届共有来自 23 个国家的 49 名外籍专家和友好人士获奖。" 这是对我的认可。" 骆德唯说,他还想为广东乃至中国的医疗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500 多台慈善手术
见证中国医疗条件改善
骆德唯对中国的兴趣由来已久。早在俄克拉荷马大学读本科时,他就曾用一年时间修读中国历史。
自 1997 年起,骆德唯已到访中国近百次,和中国儿童医疗基金会的同事们累计为 500 多名中国贫困残障儿童完成慈善手术。20 多年间,他见证着中国医疗条件不断改善," 仿佛就发生在一瞬间 "。
这份感慨离不开骆德唯的亲身经历。20 世纪 90 年代末,骆德唯曾在哈尔滨为一名患儿完成手术,孩子在术后出现癫痫。由于手术医院缺少呼吸支持设备,骆德唯在救护车上陪着孩子转院。一直到孩子平安无恙,骆德唯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 如今,这一幕不会再发生了。" 在骆德唯看来,20 多年来,中国的医疗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医疗基础设施更齐全,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更高了。" 在骨科手术领域,部分中国医院的核磁共振、CT 设备比纽约医院的同类设备更好。"
除了硬件设备的进化,骆德唯还注意到,中国同事应对复杂手术的能力有了巨大的进步。他不仅是中国医疗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骆德唯仍然站在手术台上帮助小患者们,并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国同事。深圳市儿童医院还成立了脑瘫多学科联合协作组,并聘请骆德唯为协作组顾问。此外,他还创办了国际医疗领导力组织,对中国的医疗卫生行业从业者展开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培养高级卫生医疗官员百余名、中国临床医生三百余名。
关注医疗教育
促中美医学界交流
" 我已经 76 岁了,与我个人的事业相比,我更关注如何影响我所工作的这个世界。"20 世纪 80 年代,骆德唯曾在非洲进行慈善手术。" 来自发达国家、受过良好的医学教育,不是所有人都像我这样幸运。" 在他看来,为无法得到优质医疗服务的人提供帮助是自己的责任,通过手术帮助更多孩子改变命运,让他觉得非常幸福。
骆德唯说,他的很多中国同事都曾参与海外医疗援助,在他看来,随着中国医疗条件的改善," 走向全球 " 是未来中国发展很重要的部分。在 " 一带一路 " 倡议中,中国除了援建电力、公路等基础设施外,还提供资金兴建医院、培训医生、治疗病童。" 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全心全意地支持。" 骆德唯说,他也愿意和中国同事一起投身海外医疗援助," 这是我一生的志业 "。
如今,骆德唯和同事仍然定期到省内其他城市以及外省问诊,为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医疗服务。随着中国医疗条件的改善,骆德唯对医学教育领域更为关注。" 比如规范和改善对年轻医生的教育,努力为想要做全科医生或初级保健的人改善环境。" 骆德唯说。
未来,骆德唯还想在广州开一家医院。在他的构想中,这所医院不仅能够为患儿提供优质治疗,也承载着教学功能,能够延续国际医疗领导力组织的使命,服务更多广东医生。" 医学界的跨国交流对于医学发展非常重要,这份成长不仅体现在医生的医术,还包括对待患者、开展临床科研等诸多领域。" 为此,骆德唯愿继续为中美两国医学界架起沟通之桥。
十多年来,从工作到定居,广东的创新、友善、美食都令骆德唯印象深刻。见证了广东翻天覆地的变化,骆德唯相信,着眼于研发、研究和教育的广东,还将创造更为明亮的未来。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