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2024-01-04 12:07:50] 编辑:爱生活 点击量:38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起来了,但消费者无力享受最新科技,是好是坏?在问界M9发布之后,有了一个新段子:你们再不努力工作,以后只能开奔驰与宝马了。从定价来看,国产新能源集体冲超高端的趋势,引发了很多争议。华为问界M9的售价是46.98万元起,价格在50~60 .....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起来了,但消费者无力享受最新科技,是好是坏?

在问界 M9 发布之后,有了一个新段子:你们再不努力工作,以后只能开奔驰与宝马了。从定价来看,国产新能源集体冲超高端的趋势,引发了很多争议。

华为问界 M9 的售价是 46.98 万元起,价格在 50~60 万。理想 MEGA 定价 60 万,比亚迪腾势 D9 是 66 万。长城坦克 700 是 70 万,吉利极氪 001FR 卖 76.9 万,蔚来 ET9 卖 80 万。比亚迪仰望 U8,109.8 万。

在 M9 发布之后,围棋冠军柯洁吐槽华为问界 M9 太贵,评论区被自家铁粉反戈暴击,心态崩溃宣布退出 B 站。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国产车越来越贵,越来越高端,很多国人非常自豪,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终于站起来了,终于把宝马奔驰的品牌溢价打下去了,但如果科技不再为大多数普通人服务,国产新能源要替代油车的进程,可能也将被延缓了。

为什么国产新能源想走高端?

因为在换了新能源赛道之后,在新的赛道上,相对传统的燃油车巨头,国产新能源存在技术优势与产品智能化优势,车企在技术层面立得住,新能源车企在这个时间推出高端豪车,相当于趁热打铁。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其次,正如近期卢克文说的:任何品牌,发展路径都是从上往下易,从下往上难。也就是说,如果一开始就做低端,未来要提价做高端就比较难。

再次是,现在很多新势力在亏损,走高端利润高,一旦大卖,能很快改善利润报表。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走高端,理想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2018 年,毫无造车经验的理想汽车用东安的增程器,力帆工厂代工,主打 " 冰箱彩电大沙发 ",售价 32.80 万,销售了超过了 20 万辆,令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大跌眼镜。发展到今天,4 万的月销量已经证明了理想在国内走高端成功了。

如今华为问界也在复制理想的路线,从一开始就抄了理想作业。无论是增程路线,大型 SUV,还是六座五座车型切换,都借鉴了理想的成功经验。去年问界 M7 上市前一天,余承东还专程跑到理想门店观摩。

从问界 M9 这款车来看,冰箱彩电大沙发一应俱全,投影、矩阵灯、121 度零重力,一堆屏幕,而华为直接对标理想 L9 之外,还有超出理想的竞争力,就是智驾能力。

M9 智驾系统的道路预瞄,带来更精细化的 " 魔毯 " 体验;智能座舱一直是华为最大的卖点,M9 则是升级版。三排座椅都能达到 1 米的座舱空间,女王副驾也是基本配置。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此外,它还是首个实现全国都能开的 HUAWEI ADS 2.0 智驾系统、全球最大一体化压铸工艺、业界量产最高 22000 转电机以及华为途灵智能底盘等。

对于小米 SU7, 目前从设计到配置,消费者普遍认可这是一款好车,无论是颜值,性能,速度,续航,空间,智能化,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目前最受关注的是它的价格,但是雷军已经否认了 14.9 万以及 19.9 万的定价。目前业内人士预估小米 SU7 大概率超过 30 万。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华为理想原本有希望冲击宝马奔驰,但定价决定了大盘上限

从国产新能源阵营来看,不可否认部分车企有在国内冲高端的实力,比如从 8 月数据来看,理想 3.39 万销量超越了宝马奔驰与奥迪。如今从华为 M9 的势能来看,短短几天预定超 2 万辆,AIOT 问界在华为加持下,也同样有望在 40 万 ~50 万以上市场,给宝马奔驰们带来冲击。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有人说,宝马奔驰奥迪均价在五十万的车型每月可卖不了 1 万多辆,问界 M9 肯定是炸场成功了。

但问题是,宝马奔驰们比的不是 50 万以上的豪车市场,它有很多均价在 25 万 ~35 万空间的车型。

比如奔驰 A 级的售价在 21.48 万元到 30 万元之间,旗下共有多款车型可供选择;宝马 2 系的售价在 26.98 万元到 33.98 万元之间,旗下共有 6 款车型等。这才是它们的基本盘市场。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但国产新能源理想问界蔚来、长城坦克们如今 30 万以上市场都看不上了,都在冲击 40 万以上、50 万以上甚至 70 万以上空间,但市场主流群体还是在前者。这也是为什么国产新势力看起来很猛,但宝马奔驰的基本盘依然没有被撬动,品牌势能仍在的原因。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有人就说了,国外豪车能在国内卖高价,国产新能源走高端为什么就不行了呢?这里其实还有个问题需要思考,宝马奔驰的品牌是经过全球市场验证的,它的定价在哪个国家都能卖。

汽车行业一直是一个面向全球化的市场行业,高端品牌的被认可,一定是在全球主流市场被认可。在全球,没有一个汽车高端品牌只自己国家高端,在别的国家没有存在感。国产新能源高端品牌在海外市场没有建立存在感,这是备受质疑的问题所在。

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起来了,但消费者无力享受最新科技,是好是坏?

此外,国产车企都在强调自己的技术诸多指标领先同行,但国产新能源的成长,本质都是依托中国工业水平与汽车产业链,有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供应电池,电机有联电和汇川,一体化压铸机有外部供应商,整车制造则是大把厂商代工。

50万,60万,80万,国产新能源集体冲高端,带来一个重大隐忧

从国产车冲高端的套路来看,大致就是依赖汽车工业,做出 " 合格够用 " 的车底子,再往上加舒适配置 / 智驾,所谓技术,其实大部分成果是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带来的。

尽管如此,目前很多技术与产品还在试错阶段,底盘调校、车身空气动力学,这些吃经验的地方,新势力底蕴还不够。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高端车型的大型一体压铸铝主承载件,除非可完全保证不上高速、不去野地、不走烂路,仅仅是城市通勤 …… 否则压铸铝件意外断裂风险率还是较高,事实上不适合做主承载结构与后车身大架,即便采用成本高昂的热等静压技术后处理,意外失效风险依旧远高于锻造或焊接件。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汽车产业链发展了,本身成本也降低了,价格应该往平民化的方向走,如果科技的发展,只为极少数人服务,那么科技发展的意义何在?

宝马奔驰奥迪是高端车,但是它们的价位是很多国人咬咬牙可以买的,25~35 万价位的车也还是比较多,但是国产新能源的旗舰产品开始集体往 40 万、50 万往上走。

在中国,大概有 9 亿人平均月薪是 2000 元。大部分国人并不富裕,国内普遍都在消费降级。

国产新能源现在憋着一股劲要替代油车,但如果只是服务于某个小圈层,你的产品,如果大多数国人只能看着沸腾而不能亲身驾驶,你的口碑就不能出圈。

你的技术只是处在大多数人无法直接感触的地方,而大多数国人如果感受不到你的驾驶体验,就不会有强烈的冲动去支持新能源,而只会更加信赖油车,对油车更有感情。

因此,新能源要颠覆油车,其实恰恰要在消费者都能买的起的主流价位空间,有很高的科技感与产品体验,来形成非常强烈的冲击力,才能说服消费者从油车转移到新能源。

而油车是大多数家庭能买的起,感受的到,在 10-15 万元价位级别,燃油车占据着绝对多数,约占总销量的 68%。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发展了这么久,但很多消费者依然认为油车稳定耐用,性价比高的重要原因。

国产新能源现今越来越固执的要走高端这一步棋,其实把自己架在一个高度下不来,为了品牌溢价,主动舍弃主流市场,可能也因此延缓了新能源替代油车的进程,因为换车周期非常长的。

如果短期内大家买不起,无奈选择宝马奔驰,你要等他们重新换车,可能要等 5~10 年之后。

当科技不再为普通主流消费者服务,丧失的是整个主流大盘的消费群体,如何把硬核的配置下放到主流价位空间,可能才是未来车企的一项重要竞争力,这或许值得新势力深思。

热门搜索: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 0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投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