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34000人的王牌军,大战后还有860多挺轻机枪,这配置如何?....

34000人的王牌军,大战后还有860多挺轻机枪,这配置如何?

[2024-01-08 08:31:20] 编辑:财经论天下 点击量:90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以下文章来源于甲骨堂,作者甲风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入朝志愿军所使用的尚是先前缴获的"万国造"装备。当时入朝部队中虽然也尽可能强化了炮兵部队,但因为当时我军高炮较少,而美军航空兵威胁极大;在战线急速变换的背景下,对机动性又有很高要求,所以 .....

以下文章来源于甲骨堂 ,作者甲风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入朝志愿军所使用的尚是先前缴获的 " 万国造 " 装备。

当时入朝部队中虽然也尽可能强化了炮兵部队,但因为当时我军高炮较少,而美军航空兵威胁极大;在战线急速变换的背景下,对机动性又有很高要求,所以骡马化炮兵很难赶上运动战初期的战事,因此火力支援严重受限。

在这种背景下,志愿军参战各部更常使用的炮火,其实是团以下建制内的中小口径迫击炮。而在此之外,步兵营、连装备的轻重机枪,同样是重要的火力构成。

34000人的王牌军,大战后还有860多挺轻机枪,这配置如何?

因此我们看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到第三次战役期间的历史影像资料,绝大多数都是步兵运动、冲击的场景,在这些资料中,志愿军使用有各种型号的轻重机枪。

那么以轻机枪为例,当时志愿军的实际配备情况如何?都用到了哪些轻机枪呢?

在 1951 年 1 月初,第三次战役即将结束之际,志愿军对全军的武器装备情况进行了统计。我们就以第 38 军当时轻机枪的装备情况,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当时连续经过三次战役后,第 38 军也出现了不小的战斗和非战斗减员,全军兵力数从入朝时的 44521 人下降到了约 34000 人。因为减员的大部分是战斗员,所以一线战斗营连的员额下降幅度还要更大。

此时第 38 军统计装备的轻机枪总计有 864 挺,主要以口径和武器来源分计有 " 美三零 " 轻机枪 245 挺、" 英三零三 " 轻机枪 247 挺、" 七九轻机枪 "365 挺,此外还有苏式 7.62 毫米口径轻机枪 7 挺。

34000人的王牌军,大战后还有860多挺轻机枪,这配置如何?

这里所提到的 " 美三零 " 轻机枪,主要应该是先前缴获的勃朗宁自动步枪,这种武器装备于美军的步兵班中,我军缴获后则当成轻机枪使用。

在第二次战役中,第 38 军缴获美、韩军轻机枪 211 挺,即进行了美式武器的换装。此外,还有第一次和第三次战役的缴获,所以第 38 军中有相当数量的美式轻机枪,并不令人意外。

而 " 英三零三 " 轻机枪,指的是加拿大造的 7.7 毫米口径版布伦轻机枪。

这种轻机枪在抗战后期开始,大量装备国军部队,实际是其美械部队轻机枪的标配,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缴获后也常称其为 " 加拿大机枪 "。

34000人的王牌军,大战后还有860多挺轻机枪,这配置如何?

第 38 军前身部队在东北战场作战时的对手,就是新 1 军、新 6 军等最早一批美械部队,所以缴获到原版的布伦轻机枪并装备自己,也是很常见的。

而 " 七九轻机枪 " 的话,指的是当时国内战场上出现的一系列 7.92 毫米口径的轻机枪。

34000人的王牌军,大战后还有860多挺轻机枪,这配置如何?

我们所熟知的捷克式轻机枪,只是其中的一种;比造勃朗宁、七九勃然等轻机枪,其实也是这一口径。

所以,第 38 军此时统计到的 " 七九轻机枪 ",恐怕型号也未必是某一种,尤其是 " 七九勃然 " 当时缴获的数量很大,这种轻机枪出现在当时的志愿军装备序列中,也是很好理解的。

最后的苏联造 7.62 毫米口径轻机枪,其实就是俗称的 " 大盘鸡 ",大家可能会直观认为这是苏援装备。

但实际上第 38 军入朝作战时,并没有换装苏械武器,而且区区 7 挺的数量也实在太少了,配备一个连都不够,更不像是系统性换装的结果。

而在解放战争中,苏联也并没有援助大量的轻机枪,但在东北地区由于驻扎过苏军的缘故,可能会散落有一些 " 大盘鸡 " 到各路武装中,后来被缴获也正常。

34000人的王牌军,大战后还有860多挺轻机枪,这配置如何?

此外,在抗战时期国军曾得到为数不少的苏援轻机枪,这些机枪未必全部损耗,其中一部分被缴获后,装备到第 38 军的个别单位也有可能。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人民军装备了苏式武器,在先前的战斗中在战场上有部分遗失或者被缴获,而第 38 军击败美韩军队后,也有将少量 " 大盘鸡 " 再缴获的可能。

所以第 38 军当时的这 7 挺苏式轻机枪虽然为数极少,但具体来源可能性反倒是比较复杂。

上述型号大致介绍完毕后,我们聊聊具体的装备情况。

按照志愿军入朝部队的编制规定,每个步兵连要配备 9 挺轻机枪,以此标准计,一个步兵团则要配备 81 挺轻机枪、一个师三个团就是 243 挺轻机枪;一个军三个师,则需要 729 挺轻机枪。

那么在 1951 年 1 月初,第 38 军实际装备的这 864 挺轻机枪满足基本的步兵编制,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超出了上百挺来。

这是为何呢?

34000人的王牌军,大战后还有860多挺轻机枪,这配置如何?

因为第 38 军的编制中,步兵团还有警卫连和侦察排,步兵师有警卫连和侦察连,军部也有警卫和侦察分队。

在我军中,警卫和侦察单位,都是步兵尖子抽调而来,其配置要等同或超过步兵连,所以第 38 军的军、师、团各级警卫、侦察分队算下来,也有大约 20 个连左右。

如果以每个连同样配备 9 挺轻机枪计,则还需要 180 挺轻机枪;如果是强化配置的话,可能所需的机枪还要更多。

这样的话,第 38 军在 1951 年初的轻机枪数量,可能还会略有几十挺的差额。

不过在全军大约 100 个步兵、警卫、侦察连队的情况下,这几十挺的差额不至于影响实力。绝大多数的战斗连队,依旧是满额配置。

34000人的王牌军,大战后还有860多挺轻机枪,这配置如何?

反倒是在兵员方面,因为前三次战役的减员也不小,所以战斗连队不太充实,参照当时其他军的情况,有些连队在兵力不充实的情况下,还会将轻机枪从 9 挺缩编到 6 挺,主要以确保人力和弹药的可持续为要。

第 38 军的一些连队可能也会有这种情况,所以轻机枪略微差几十挺问题不大,更关键的是战斗员和弹药、补给方面的问题,这在当时的战斗中会更为重要。

热门搜索: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 0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投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