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模式分享至联合国,易点云做对了什么?....

商业模式分享至联合国,易点云做对了什么?

[2024-01-06 11:38:33] 编辑:星空最前线 点击量:72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2023年11月,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顺利闭幕,近200个缔约国8万人齐聚迪拜,围绕300多个环境气候议题展开讨论。其中,易点云作为中国代表企业,因环保与盈利兼具的商业模式受邀参与此次大会,其CEO纪鹏程在会上分享了"再制造设备助力中国降碳实 .....

2023 年 11 月,第 28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顺利闭幕,近 200 个缔约国 8 万人齐聚迪拜,围绕 300 多个环境气候议题展开讨论。

其中,易点云作为中国代表企业,因环保与盈利兼具的商业模式受邀参与此次大会,其 CEO 纪鹏程在会上分享了 " 再制造设备助力中国降碳实践 " 的主题演讲,向世界展示了循环经济的中国力量。

纪鹏程提到,4880 万中小企业作为支撑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单元,有着人员流动导致 IT 设备闲置、自有 IT 水平不足、保修期短无可靠供应商、IT 维修成本过高等痛点。易点云为企业提供 IT 设备一台起用、随用随还、用后付费和全程保修的 IT 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全球领先的 IT 再制造工厂,将电脑使用寿命从 3 年延长至 10 年,从而实现 IT 设备在中国百余城的 5 万家企业间循环使用,也正是这样的商业模式,使得易点云走上了联合国的演讲台。

商业模式分享至联合国,易点云做对了什么?

近日,混沌君采访了易点云 CEO 纪鹏程,就商业模式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为什么易点云能形成这样的商业模式?纪总又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此前,混沌君曾与纪总深入研究了企业增长问题,对创业者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见文章:

以下是本次采访整理:

创业初期,CEO 如何探索商业模式?

创业设想和商业模式

能代表中国企业在联合国分享商业模式,聊减碳和商业共赢这件事,本质上还是瞄准了为社会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在我看来,环保不能仅靠呼吁,得有更多企业参与进来,把减碳变成生意,企业可以从中盈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是对环保最大的助力。其实,创业的核心,实际上也正是为了解决一个社会问题,而做公司的核心就是抓住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

但是抓住关键问题,有了灵光一现的创业想法,还必须思考,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样的?

第一,客户;第二,商业;第三,组织。这是我认为支撑一个创业想法得以实现的基础。

我把这三点延伸一下:第一,时时警觉做的产品是不是很受客户欢迎;第二,它一定得赚钱,能够给客户和股东带来回报,不赚钱公司就跑不起来;第三,组织能力要强,能够大批量复制,能规模化后效率不降低并持续提升。

其实,创业初期创业者往往能构想出客户喜欢的东西,但能赚钱的只占 5% — 10%,为什么?比如,一瓶矿泉水出厂价格一块钱,为了让客户喜欢,于是我卖九毛,品质一样我更便宜,客户当然喜欢,但这个事在商业上不成立,不能为了竞争不考虑盈利,不赚钱的业务只会把公司拖垮。

如果能做到这三点,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模式,但在操作的时候,会发现这三点每一点都很难,而且越来越难。

做客户喜欢的产品是商业的基础

我从 2003 年开始创业,那时,我的 SKS 公司聚焦在 C 端电脑市场,也为客户解决各种各样的 IT 问题。2015 年,我从 To C 切换到 To B,当时这个选择受到了很多客户的影响。

第一次创业时,我发现,来找我们修电脑的大多是公司老板,我很疑惑为什么老板自己要来修电脑?这就不得不看看市场上的维修是如何定价的。

一般来说,维修人员先看那款电脑在二手市场的价格,比如是 4000,那么维修就报价 3000。客户面临的窘境是要么花 4000 买新的,要么就认 3000 修,而一般负责维修的是公司行政或 IT,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往往决策上交,让老板决定。

商业模式分享至联合国,易点云做对了什么?

这背后的事实是:IT 维修是一个很不透明的领域,高昂的成本让企业主难以决策。如果自己招聘一个 IT,则要解决 IT 人员的管理,比如绩效设定和成长发展的问题,这样一来就更复杂了。站在老板的视角,与公司核心业务不相关的最好全部都不要管,老板专注在主营业务的发展上才是最有利于整个公司的事。

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我创办了易点云。易点云的商业模式是通过 "IT 设备 + 全包服务 " 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办公的 IT 基础设施,让公司内部减少决策,减轻运维负担。易点云核心逻辑是让企业把自己的非核心业务直接外包出去。

要做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

很多生意前期投入比较高,但至少要保证毛利率在健康水平之上,不要只关注收入增长,盲目追求数字,收入不等于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很多 CFO 开始挑起担子成为 CEO,只关注收入的公司在穿越经济周期中就有可能被淘汰掉。利润背后是效率。

反过来,当毛利率在增长时,整体的费用就会分摊下来。随着主营业务规模的提升,效率自然提升。

易点云的盈利模式是订阅制,按月付费,每月收取客户的硬件和服务费,随着客户的增加,我们的收入自然不断上升。

组织上保证规模化后效率提升

创业者如果想做一家大公司,就要在初始阶段想好这个商业模式在 1 千人和在 1 万人的时候会有哪些核心挑战,然后基于这些挑战建设自己的能力。不要边做边看,否则会走很多冤枉路。

易点云的基础商业模式决定了我们的 3 大业务团队:销售、工程师和再制造工厂员工。这三个线性增长的团队相互支撑,当把这三个团队管好了,效率就会直线上升。

比如,管理好工程师的作业,业务规模小的时候,工程师在单位面积内只能服务几个客户,当规模增大,客户基于地理位置的密度提升,工程师服务的客户数增多,效率也会逐渐提升。所以我会花很多时间研究工程师岗位的工作模型、激励措施和协作机制。

在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想做大公司,就不要搞项目。项目会让组织的熵增无穷大,定制化服务的项目会消耗组织里少有的优秀人才,而我们更希望优秀人才做数万家企业能够用得上的产品,坚持做普世化解决客户痛点的产品,才能让组织边际效应递减。

CEO 自己跑通 Demo 阶段

创业初期,如何让业务快速运转起来?我的经验是用三段来实践。

第一阶段,先做 Demo 的产品;第二阶段,跑 Demo 阶段的客户;第三阶段,正式上线。

很多人会把这三段混在一起做,这是不对的,没想清楚就匆忙地上线,结果才发现各个阶段都有问题,没想清楚就投入也是对公司和员工的不负责任。

第一阶段做完 Demo 产品后,要在第二阶段跟客户聊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产品方案。等到前两个阶段都想得十分清楚后,才能去做第三阶段。 其中,CEO 个人一定要亲自去做,这个阶段不能委托给别人,不能拿到的是二手信息,如果 CEO 不去做产品调研,那对企业来说有很大的风险。

企业发展中期,商业模式会遇到哪些挑战?

产品问题

进入了创业中后期,很多企业会沉溺于过往的成绩。

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给客户提供产品,不去洞察市场需求,不去观察产品使用场景,因此开始出现客户流失问题。易点云的核心客户留存率持续在 85% 以上,我的方法就是放低姿态,天天跟客户在一起。公司的第一战略一定是客户战略,离客户远是最大的问题。

我对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一个服务者,要去到客户那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一些创业者觉得创业困难,是因为客户对自己做的产品吹毛求疵或客户不懂,但当创业者把所有的问题归因于自身,思考自身还能够怎么样满足客户需求时,创业就会变得不那么困难。要多复盘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出贴近市场,受客户欢迎的好产品。

我到现在依旧保持着一年跑 20 来个客户的习惯,有时候我跟着销售一起拜访客户,碰到客户电脑坏了的情况也会随手帮客户修一下。保持对产品问题的感知、对业务的敏感是 CEO 必备的能力。

战略问题

创始人有了业务敏感性之后,怎么才能精准地抓住机遇,又怎么才能避免企业陷在不同的业务里打转,以至分身乏术。在考虑具体业务的时候,到底该做什么 ? 不做什么 ?

我主要考虑一点:做核心业务能力的行业第一。

基于客户体验来看,哪些是我们能提升客户体验的关键环节,做关键环节的优化和提升,如果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就不做。

比如,我们公司为了让客户收到电脑更快,先思考物流里有没有现存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供我们使用,发现顺丰可以满足我们需求,我们暂时也不会比顺丰做的更好,就决定用顺丰。

但是为了再制造效率更高,让客户收到的电脑更好,行业内没有解决方案,那我们就投入去做,做出了行业绝无仅有的再制造生产线和再制造机器人。

又比如,现在国内的 IT 上门服务体系速度慢,成本又高,于是我们就自己做一套对客户而言便宜且速度快的产品,可以做到 2 个小时极速上门维修,颠覆了整个 IT 行业的服务时效。

组织问题

在不断进行业务创新的过程中,公司整体形成一种意识比较困难,战略执行也会遇到阻碍。

2017 年的时候我们的上门服务是 24 小时达,我跟团队提出要做 4 小时达,他们的第一想法是 CEO 不靠谱,表现出的不是兴奋,而是恐惧。

一个人的认知天花板,决定了他能走多远。

很多人往往是手里拥有什么资源就做什么事情,但实际上做创新、求突破,我们需要倒过来看自己的双手能创造出怎样的资源。

你要先想最优解是什么?自己能不能搞定?如果 200 分的事情搞不定,就降一档看 100 分的事情,以退为进来寻找自己的上限。

但很多人往往先看 90 分的事情自己能不能搞定,最后取得的结果一般要比这个数值低。

我觉得这是思维模式的区别,很多人在刚毕业时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工作了几年之后就觉得自己干擅长的事很行,干其他的事就不行,其实只是大家开始有一些成绩以后就不愿意甩掉它们而已。

一路走来,我发现 CEO 的信念感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CEO 既要坚定地相信自己的战略眼光,还要帮助下属树立自信,让他们坚定地相信自己无所不能。

CEO 需要也必须走在前面,同时要保证后面的人不掉队。

易点云也经历过一段高管轮换的时期。早期公司开会的时候,高管里有来自联想、富士康的,也有来自阿里、腾讯的,这么多不同背景的人坐在一个桌子上聊,在不同的话语体系里自说自话,很难形成合力。

从管理层面讲,公司要有自己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观,并且坚定地一以贯之,这样不管员工来自哪个团队,最终都能进入到这套价值体系里。这个过程中也有战损,那只能从头再来。

前段时间我们公司内部有个讨论,关于一个团队能不能有两种声音。结论是,允许有不同的想法充分交流,但公开贯彻执行和传递的只能有一个声音。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挺难,需要 CEO 足够笃定。

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更能禁受住考验?

无论企业发展到哪个阶段。对于企业来说,越往后走,需要的勇气越大,因为面对的是不确定性的市场,不确定的客户需求,每一步都如无人之境。我的建议是,做好自己核心的事。

那未来好的、能经受住考验的商业模式,可能是怎样的?

具有正循环效应的模式

企业发展到后期阶段,单个业务和其他业务之间能够激发出越来越多的正向循环,具有 " 越来越 " 的效应,一定是健康的、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

拿易点云来说,易点云现在 SKU 相对集中,前 20% 几乎占了整个供应链的 90% 以上,因此供应链便于管理。如果供应链过于复杂,SKU、SPU 太多,对企业来说,难度将会指数级的增长。

为什么我们的供应链能够简单?恰好因为前端的租用 IT 服务模式,因为我们提供了过硬品质的产品和高效便捷的服务,产品服务的品质越高,客户会越依赖于我们的供应,也就越倒逼我们把设备再制造得越好,因此又带来了更多客户的喜欢,那价格也就越做越低,由此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有深厚壁垒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壁垒要足够深,最好贯穿整个产业链。试想,如果波音既造飞机,又运营机场,还做了卖机票平台,那么,它的竞对入局的难度会变得巨大。

这种不断修炼核心能力,形成多个系统组合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利润点,降低成本,还能抵御越来越不确定的市场环境。

比如亚马逊的商业模式,提供更多的商品,更低的价格,更快的配送,同时亚马逊还做云服务和流媒体,这样的壁垒一时间很难被打破。

易点云在前台是服务行业,但后台其实是典型的再制造行业。再制造其实比制造更难,因为再制造是对非标品的处理。

在再制造工厂,我们做了除芯片外,具备几乎所有品类和工艺的制造能力,这是我们的核心能力之一。

我们的领域很少会有新晋的创业者进来,因为再制造的壁垒很难打破:

第一是电脑的维修,很多人以为客户租后业务就结束了,但其实这只是刚开始,要持续解决客户租电脑后的维修问题;

第二是电脑被退回了该如何处理,是再制造还是转手卖掉?哪种更长期,更有利润空间且更不能被颠覆?很多人做了半年才想起来电脑回来后下一步怎么办,此刻为时已晚。

商业模式分享至联合国,易点云做对了什么?

上述这些能力都是我们以前便具备的,在开启新业务时把这些能力重新排列组合后,就产生了一个具有护城河的领域。从供应链上看,我们在上游具备了华硕这样厂商的能力,下游又最终延伸到了客户那里。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商业模式,但你如果希望有更深的壁垒,就需要把自己做得更 " 重 " 一些。很多人在争论商业模式要 " 轻 " 还是 " 重 ",我的观点是,在核心能力上要 " 重 ",在非核心能力上要 " 轻 "。

当下创业还有机会吗?

机会很多,但要有足够把握再去做

机会很多,但要有足够把握再去做,社会进步的同时会出现很多新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缺乏发现问题的视野,或是感受到别人需求的敏感度。如果有人能够把这种感受转化成商机,就是一个难得的创新。

当下的创新需要注意效率,比如原来有三成把握的时候就愿意投入资源试一试,现在至少要有七成的把握再去试。

在这个时候,更需要真正热爱创业的人。如果你创业是为了上市,为了快速赚钱,现在可能不是好的时机。因为当你把赚钱放在第一位,会非常容易陷入到各种焦虑的旋涡里。但如果你创业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社会一定会给你相应的回报,会有相当大的收益。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2018 年左右,共享经济市场十分红火,但为什么这些企业会崩塌?我认为是在于企业的壁垒太浅了,所以引来了很多竞争,竞争多了以后,市场就被挤压了。

而对于易点云来说,我们其实是更早的在 ToB 领域开始了共享经济,且我们基本不看狭义上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我们的竞对是 " 买 " 这种模式,我们不聚焦在和某个公司的某一场战役里。

毕竟国内整个订阅模式市场开发率才 2%。

服务型的商业模式是未来

我跟很多人分享过一个理念叫 " 生产资料的服务化 ",这是指原来大家都是持有生产资料,但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讲,其实没有必要,因为对它们而言,轻资产会更重要一些。

我相信未来各行各业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哪怕是农业做拖拉机,都可能会实现服务化,这是一个大趋势,这种商业模式日后会越来越普遍。

比如,我们公司租车的成本一个月 15000 元,用一两年和买车成本上没什么区别。那为什么我们不买车?

租车非常便利,告诉司机什么时间地点需要接人就好了,但如果我们买车、雇佣司机,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司机请假谁来开车?司机的绩效如何设定?车的维修、保养和定期审查谁来弄?那时的员工出行问题又由谁来解决?公司要因为车的问题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等等。这样看来其实租车更划算,能帮我们省不少事,并降低管理成本。

这就是典型的租用代替购买,这背后有很多潜在的商业空间值得探索。哪里有管理成本的痛点,哪里就有着创业的空间。

热门搜索: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 0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投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