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恒瑞医药的争议一夜

恒瑞医药的争议一夜

[2024-01-11 16:37:36] 编辑:心成一阅 点击量:90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一起海外药企并购案,将恒瑞医药推到了聚光灯下。1月9日,GSK宣布将收购AiolosBio,代价是10亿美元首付款以及4亿美元的监管里程碑款。而AiolosBio唯一的管线TSLP单抗AIO-001,引进自恒瑞医药。去年8月份,前者与恒瑞医药达成合 .....

恒瑞医药的争议一夜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一起海外药企并购案,将恒瑞医药推到了聚光灯下。

1 月 9 日,GSK 宣布将收购 Aiolos Bio,代价是 10 亿美元首付款以及 4 亿美元的监管里程碑款。

而 Aiolos Bio 唯一的管线 TSLP 单抗 AIO-001,引进自恒瑞医药。去年 8 月份,前者与恒瑞医药达成合作协议,获得了该款药物的海外权益,代价是:

2500 万美元首付款,以及研发及销售里程碑款 10.25 亿美元,此外还有实际年净销售额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

这意味着,不到半年时间,Aiolos Bio 赚足了差价。

这也正是舆论风暴的由来。虽然总价接近,但这两起交易的含金量有本质的区别。

Aiolos Bio 被 GSK 收购,首付款就达到了 10 亿美金,并且 4 亿里程碑款是以适应症获批情况挂钩。只要 AIO-001 达成规定的获批要求,Aiolos Bio 大约能够拿到 14 亿美金。并且,其此前向恒瑞医药承诺的里程碑款和销售提成将由 GSK 支付。

总的结果是,如果研发顺利,这笔交易 Aiolos Bio 的收益至少为 14 亿美元。

反观恒瑞医药,其对 Aiolos Bio 的 BD,不仅首付款只有 2500 万美元,并且 10.25 亿美元里程碑款还包括销售里程碑款。

而如果药物研发失败,恒瑞医药到手的收益只有 Aiolos Bio 收益的 1.7%;即便药物研发成功上市,其获得的收益仍会远远低于 Aiolos Bio。

这样的结果,也让市场对于恒瑞医药的 BD 能力产生了巨大的争议。毕竟,这是江宁军入驻、恒瑞医药的 BD 部门得到空前重视背景下,发生的交易。

当然,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 " 失误 ",或许都可以被理解。

江宁军加入恒瑞医药,是去年 1 月份的事情,整个部门依然年轻;回到去年 8 月份,没人能够判断,一个极为早期的分子会是什么结果,特别是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下。

只是,此次事件,对于恒瑞医药乃至整个医药行业,都产生了一个极大的触动。在全球对垒的舞台中,对手 " 运气 " 好,就是自己 " 运气 " 不好。这就是竞争的残酷性。

这也进一步提醒所有药企,不管在什么体量、什么阶段,在探索新业务、新市场时,都要保持清醒与敏锐,时刻分析自己的每一个盲区,并快速去解决它。

01 " 错失 " 的 BIC 药物

看起来,恒瑞医药 " 错失 " 了一款极具想象力的 BIC 药物。

从所处的领域来看,TSLP 靶点具有较为广阔的掘金空间。作为 2 型免疫级联反应的上游调控因子,TSLP 抑制剂的适用范围较为广阔,包括哮喘、特应性皮炎等。

这些适应症的特点,是患者规模大、临床需求明确。例如,哮喘就是一个有待挖掘的大市场。

作为一种呼吸道疾病,哮喘在全球范围内的患者群体规模极大。例如,在美国,这种呼吸道疾病影响了 2500 万人,几乎占其总人口的 8%。与此同时,该疾病还对新机制药物存在急切的需求。

当前,针对哮喘主要使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治疗。虽然效果不错,但是副作用也非常明显,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药物无效。根据 Aiolos Bio 官网,这一群体占比大约在 5%-10% 之间。

很显然,如果能够拿下部分哮喘领域,TSLP 就将获得不错的前景。

该领域,FIC 药物 Tezepelumab 已经于 2021 年上市,论证了靶点成药的可能性;并且,Tezepelumab 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达到 2.3 亿美元,是去年全年的 1.32 倍。

也就是说,Tezepelumab 上市后在快速放量。根据海外分析师预测,2026 年 Tezepelumab 的销售额就将达到 20 亿美元。

在这个基础上,AIO-001 有能力成为一个超车的 " 后来者 "。

从全球进度来看,AIO-001 并不慢。如下图所示,在哮喘领域,AIO-001 的进度仅落后于 Tezepelumab 以及赛诺的双抗 SAR443765。

恒瑞医药的争议一夜

而从依从性来看,AIO-001 更胜一筹。目前,Tezepelumab 需要 1 个月注射 1 针,而 AIO-001 潜在注射周期为 6 个月 1 次。对于用药周期较长的慢性病来说,注射周期延长带来的依从性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也正因此,GSK 对其充满期待,称之为:"a potentially best-in-class medicine targeting the TSLP pathway"。

02 对比之下的 " 伤害 "

尽管市场对于恒瑞医药的 BD 能力争议不小,但将时间拉回到去年 8 月份,恒瑞医药当时作出的选择,似乎并无太大问题。

毕竟,进度再快,在当时 SHR-1905 也只是一款处于 1 期临床早期的分子。

在创新药领域,药物开发项目从 1 期临床到获得美国 FDA 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为 7.9%, 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 10.5 年。

在这一背景下,恒瑞医药与 Aiolos Bio 的交易呈现首付款低、里程碑款高的特点也算是行业惯例。

只是,在对比之下,反差似乎就比较大了。

在引进 8 月份完成 SHR-1905 的引进之后,Aiolos Bio 就完成了 A 轮融资,规模达到 2.45 亿美元。这也是去年最大的 biotech A 轮融资之一。

再到如今 Aiolos Bio 被并购,也仅仅过去 5 个月时间。当然,你可能会说,随着临床的推移,管线价值升值是正常事件。

但事实上,Aiolos Bio 并没有在临床方面太多动作。根据 ClinicalTrials.gov,Aiolos Bio 仅在去年 12 月份登记了一项 1 期临床,而患者并未开始招募。

恒瑞医药的争议一夜

换句话说,Aiolos Bio 只是基于恒瑞医药现有数据,在短短 5 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惊人的操作。这,也正是形成鲜明对比之处。

当然,更颠覆的或许是,Aiolos Bio 还只是一家极为年轻的公司,在 2023 年专门为了引进 AIO-001 才成立,当时的公司名称是 One Bio,而后更名为 Aiolos Bio。

也正因此,随着 Aiolos Bio 被高价收购,巨大的反差,让恒瑞医药的 BD 部门遭受到了新一轮非议。

03 需要实时审视的盲区

某种程度上,恒瑞医药在 AIO-001 遭受的 " 损失 ",也可以理解。

毕竟,恒瑞医药的 BD 部门依然年轻。虽然其早在 2011 年就成立了 BD 部门,但此前公司对于 license in 并不太感兴趣。按照董事长孙飘扬此前透露的想法是,好的产品太贵,普通的产品还不如自己做。

因此,2021 年之前我们很少听到恒瑞医药 license in 的新闻,公司 BD 部门似乎也没有什么存在感。

不过,随着转型在财务方面带来的压力渐显,恒瑞医药改变了策略,对 BD 开始重视起来。

2021 年,恒瑞医药接连完成了两场 BD 交易。这在当时,也被认为是恒瑞医药转型发力 BD 的标志。只是,后续的 BD 并不顺利,这也导致了恒瑞医药 BD 部门的进一步升级。

2023 年年初,恒瑞医药将江宁军招至麾下,进行 BD 部门的升级。去年以来,恒瑞医药先后五次达成 license out,总交易金额从 1.5 亿美元至 15 亿美元不等。

恒瑞医药的争议一夜

即便如此,相比于 Aiolos Bio,恒瑞医药的 BD 团队依然年轻。虽然公司刚刚成立,但 Aiolos Bio 的高管都属于典型的行业资深人士。

该公司的团队在在呼吸系统和免疫疾病药物开发方面,总共获得了 30 多项 FDA 批准。其中,董事会主席 Milligan 甚至是吉利德的核心高管,在成立之初就加入吉利德并与之一起走过 30 余年。

对比来看,年轻的恒瑞医药显然还需要时间成长历练。或许,这次吃的亏,对于恒瑞医药来说,反而能够起到鞭策作用。

回到这起事件,更重要的是经验与教训,不局限于 BD 部门。毕竟,对管线价值的认识不足,是整个公司的战略决定的,而不是单纯 BD 部门的 " 锅 "。

任何一家公司的组织能力、综合战略和战斗力,才是决定天花板的关键。越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越是需要企业在快速调整迭代,抓住变化,最终兑现为商业成功。

热门搜索: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 0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投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