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被夺食的中国市场,大众还能守住吗?....

被夺食的中国市场,大众还能守住吗?

[2024-01-04 11:58:34] 编辑:爱像风中沙 点击量:7
评论 点击收藏
导读:2023年已去,各大汽车品牌也相继出炉了新能源销量。比亚迪去年累计销量破300万辆纪录,广汽埃安累计销量超48万辆,理想汽车累计交付超37.6万辆,蔚来和小鹏去年分别累计交付16万辆和14万辆新车。不过,相比自主品牌的一片欢声,合资品牌稍显落寞。 .....

2023 年已去,各大汽车品牌也相继出炉了新能源销量。比亚迪去年累计销量破 300 万辆纪录,广汽埃安累计销量超 48 万辆,理想汽车累计交付超 37.6 万辆,蔚来和小鹏去年分别累计交付 16 万辆和 14 万辆新车。

被夺食的中国市场,大众还能守住吗?

不过,相比自主品牌的一片欢声,合资品牌稍显落寞。即便是作为老牌头部车企的大众汽车,在过去一年的中国新能源领域也是艰难上扬。

新能源车杠杆失衡,南北大众稳住了吗?

来看大众旗下的两大合资。2023 年,上汽大众累计销量为 121.5 万辆。新能源车方面,2023 年 12 月,上汽大众新能源车销量达到 20,538 辆,同比增长 88.8%。2023 全年,上汽大众新能源累计销售 13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44.7%。

一汽 - 大众方面,2023 年全年销量超 191 万辆,同比增长 4.8%,并未具体官宣新能源车销量。不过数据显示,去年前 11 个月,一汽 - 大众 ID.4 CROZZ 累计销量达 32021 辆,ID.6 CROZZ 累计销量为 10369 辆。

在竞争尤为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汽大众和一汽 - 大众都各自保持了自己的优势,只是电动化还有大的上升空间。

被夺食的中国市场,大众还能守住吗?

回顾大众汽车近几年的转型之路。2019 年,ID 家族正式亮相中国,彼时大众汽车曾表示,到 2025 年将在全球量产 33 款诞生自 MEB 平台下的车型,其中,近半车型来自中国。同时,计划到 2025 年全球范围年产销超百万辆电动车,超一半在中国。

面对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以及去年年初就开打的价格战,大众也不是无动于衷。比如,去年一汽 - 大众先后对旗下 ID. CROZZ 家族发起降价,将起售价拉低至 17.49 万元、15.59 万元和 14.59 万元;上汽大众 ID.3 自 7 月份降至 12.49 万元起售,效果相对较为显著,单月销量持续走高。

可以看到,南北大众在新能源方面布局迅速,但销量贡献对整体销量的加持还是有限。类似一汽 - 大众,传统燃油业务仍然是优势。乘联会数据显示,去年前 11 个月,传统燃油车销量占据一汽 - 大众整体份额超过 95%。

败落自主品牌,大众中国何为?

按照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3 年 1-11 月的新能源厂商零售排行榜中,前十名中,除了特斯拉中国和上汽通用五菱,其余均为自主品牌。自主车企的进步在大幅提速。

被夺食的中国市场,大众还能守住吗?

过去,大众汽车旗下的朗逸、速腾等品牌基本占领了国内汽车销量前三。可今时不同往日,大众旗下的热门车型,肉眼可见地在被比亚迪旗下的海鸥、秦 PLUS 超越。

显然,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崛起,形成了新能源战略性突围,让传统巨头大众也在国内汽车市场感到压力。可以预见的是,2024 年合资品牌的日子只会更加艰难。

对于大众集团而言,尽管在中国市场出现下滑,但这一市场仍然是大众集团占比最高的区域市场。此前,贝瑞德也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 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投资中国,否则三年后将丧失竞争。"

对于这样一块市场大蛋糕,大众会袖手旁观任其旁落吗?答案必然是不会。

来看大众对中国市场的布局。在过去 30 多年的时间里,大众汽车一直以 " 南北大众 " 作为重要据点,持续拓展在华布局。但这一布局在 2020 年被逐渐打破。

被夺食的中国市场,大众还能守住吗?

2017 年,大众汽车和江淮汽车集团共同合资组建了大众在华第三家合资工厂——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二者分别持股 50%。到 2020 年,新合资公司开始去江淮化,大众汽车收购江淮汽车第一大股东江汽控股 50% 股份,将持有江淮大众的股权提升至 75%,由此获得大众安徽公司的控股权。

之后的大众安徽,被逐渐当作大众在中国市场的 " 第三极 " 来建设,仅针对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技术来布局建设。

2023 年 12 月底,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出口欧洲市场的纯电动车型 Cupra Tavascan,按照官方信息,另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品牌车型将于 2024 年下线。

作为配套,大众还在安徽合肥设立了大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大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及大众汽车数字化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计划在皖总投资 231 亿元。

被夺食的中国市场,大众还能守住吗?

作为大众在华控股的合资公司,大众安徽的 " 正果 " 修成,应该是意义非凡的。而且,作为传统巨头的大众,想要实现新能源转型形同大象转身,考虑得更为长远。

2024 年,能翻盘吗?

2023 年 7 月,贝瑞德在中国汽车论坛上提到了 " 2030 目标" 的三个重要支柱。

首先,继续发挥在燃油车市场中的优势,继续通过新款途观、速腾、迈腾、及奥迪 Q4 和 Q8 等新车型强化产品阵容,到 2030 年将推出共计 17 款全新燃油车型。同时,推动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逐步将燃油车型向插电式混动动力车型转变。

贝瑞德认为," 尽管燃油车市场总体规模在缩小,但集团凭借自身规模和成本优势,仍保持可观的盈利。这将为集团在华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第二,将加速纯电动产品攻势。去年,大众汽车品牌首款纯电动轿车 ID.7 开始交付。年底,新的合资公司大众安徽正式投产。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也将于 2024 年底在长春投产。奥迪将在 2025 年和 2026 年推出三款新车型。至 2030 年,集团旗下品牌将有不少于 30 款纯电动车型。

第三,深化 "在中国,为中国" 的发展,更加注重本土技术的开发,快速拓展本土开发实力。比如,成立全新的研发公司大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

去年 9 月举行的 2023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大众汽车还公布了 " 十点行动计划 ",其中也包括,推动混动车型发展;与小鹏合作造车,借助小鹏的技术加强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通过第三家合资公司 " 大众安徽 " 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特供车辆等。

12 月 20 日,大众汽车品牌表示,计划通过抵消包括通货膨胀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后,于 2026 年实现 100 亿欧元的盈利增长,销售回报率将持续提高至 6.5%。为达成这一目标,大众汽车品牌将在计划中的三个关键方面采取降本增效措施:优化原材料和产品成本、降低固定和制造成本以及增加收入。

被夺食的中国市场,大众还能守住吗?

从大众前后近半年时间发布的计划可见,大众发展新能源转型的前提,是降本增效以及实现正向盈利,业绩计划以提高业绩表现和节约成本为重点。

而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布局的重头戏,或随着 " 亲生子 " 大众安徽和奥迪一汽开始量产,才开始进入正题。对于大众而言,合肥不仅是另一个生产基地,更是其德国总部之外全球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心。贝瑞德此前也直言:" 大众安徽将是我们的大本营。"

毫无疑问,上汽大众、一汽 - 大众是大众汽车在华的发展基石,而在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当下,大众汽车也在借势建立一个 " 第三极 "。不过,随着新能源时代国产品牌迅速崛起,合资车企的生存空间愈发逼仄,2024 年,被国产品牌抢走的市场份额大众来得及夺回吗?还要打上问号。

热门搜索: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 0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投稿咨询